会员评分: 2 / 5

点亮的星星点亮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灰暗的星星
 
兵法散文谈(石头鸡蛋集)

多方以误之……诱敌之术


熊焱

 


  最近看到一本书的名字叫《兵以诈立》,说孙子兵法讲来讲去,实际上是讲"兵以诈立"。这是个现代人写的书名。但是,一千几百年以前的唐太宗皇帝也讲过相类似的话:"朕观千章万句,不出“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语出《唐李问对•卷下》)。可以想见,在军事斗争中"诈"(现代叫做"诱敌")占有中心地位。难怪美军专有一门课专门讲"Military Deception"(军事诱敌)。

  笔者写的是散文(不是论文也不是古文)。因此,就要在此文中扩展一下这个诱敌的观念,展开一点思路,好把文章写将下来。


一,为什么要诈敌呢?

  为什么要诱敌呢?用我的大白话可以这样说:一切军事冲突,不管你用什么战略战术,什么武器装备,什么套路,归根结底,只有一点:仗要打赢,要获得胜利。所以军事竟是异常简单明了之事。但是,怎样才能获得胜利?那就要回到一个更为简单的原理:拿起你的石头砸敌人的鸡蛋,或者干脆更简单一点,石头砸鸡蛋。我把一切军事原理,战略战术,阴谋诡计统统简化成一个原理,用石头砸鸡蛋。用石头砸鸡蛋,原始人明白,小孩子明白,大家都明白。这样写当然过于幽默,而且大有把一切军事人物一笔抹杀之嫌。不过想来想去也就是这个原理。所谓打仗,如果真要打蠃,那就要拿起你的石头去砸敌人的鸡蛋。只要做到了这一点,百分之百就会胜利。为什么呢?石头,重也、硬也、厚也,鸡蛋,轻也、软也、薄也。用石头砸鸡蛋不是最明白最透彻的道理吗?仔细研究思考,古往今来,一切大大小小的军事冲突,甚至偶发事件都是循这个石头砸鸡蛋的原理。

  现在就来点正规的说法。正是这个最为简单的原理衍化了最古老最复杂最令人难以捉摸的兵学。在这一历史长河中成就了无数军事天才和名人,也流了人类三分之一的血(约摸估计---这是散文的好处)。

  如何制成自己的石头,找到自己的石头,拿起自己的石头砸向敌人的鸡蛋,如何发现敌人的鸡蛋,辨识敌人的鸡蛋,砸鸡蛋的哪个部位,这一套学问就是兵学。现代叫军事科学和艺术,这学科博大精深,图书馆里有无数好书。有了这个背景,我们再来看为什么兵以诈立,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先生说“朕观千章万句不出多方以误之。”


二,为什么要使用多种方法造成敌人的错误呢?

  为什么要诈敌,即为什么要诱敌。说到底就是要让敌方不知我方的石头是什么,在哪里,鸡蛋在哪里。

  无论一支多么强大的军队,也会有自己的石头和鸡蛋,强处和弱处。于是两军对阵,最主要的任务是要了解敌人,了解敌方的长处,强项,力量所在(石头),发现敌人的短处。不但要发现敌人的石头和鸡蛋,还要不让敌人发现自己的石头和鸡蛋,于是敌我双方所做使用的战略战术,所行的阴谋诡计就是诱敌了。让敌方找不到我方的石头或把我方的石头当鸡蛋,隐藏自己的鸡蛋,最后准备就绪拿起自己的石头去砸敌方的鸡蛋,一场战斗就结束了,然后准备下一次战斗。

  话虽讲得如此直白,若运用军事科学和艺术的术语来,专业的词汇不输给哲学家们。玄之又玄,这也是诱敌,诱读者。增加军事科学和艺术的神秘性。碰上我,冥思苦想几十年,博览群书无数,就把这诱敌的秘密给揭示出来了。诱敌就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拿起石头砸敌人的鸡蛋,而使敌人不知道我方的石头和鸡蛋在哪里,叫敌人无处下手,或砸错了地方,把石头砸在更大的石头上。

  话虽然这样讲,这诱敌的工夫却是奇妙无穷,要做得比真的还真,而且还要用多种办法诱敌。在简谈一些专业术语之前,先讲几个绝佳例子,引起读者们的兴趣,向严肃认真的方向推进。


三,几个战例

  “多方以误之”的例子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登陆。英美盟军当时有两处可以登陆。第一个地方是从英国东南方的多佛尔地区过多佛尔海峡,到达法国加莱地区,此处登陆有两个有利条件。第一,路线最近,第二,海空运输很方便,而且还有登陆设施。不利条件就是敌方把主力部队放在此处防守(敌人的石头是也)。

  第二处登陆地点在诺曼底。有利重要条件是德防守薄弱,只有三个师的力量(鸡蛋处),不利条件是路程较远,又没有登陆设施。那盟军应该在哪里登陆呢?作为读者和观众,我们当然知道盟军最后选在诺曼底登陆。但当时却煞费苦心。如果德军知道盟军要在诺曼底登陆,它立刻会加强诺曼底防守,不要说英美盟军过不去,就算是过去了,恐怕人也死得差不多了。德军不知道,德军只想着,你路那么远,又没有登陆设施,如何去诺曼底呢?于是把宝押在多佛海峡。但问题其实不这么简单。于是才有诱敌这出戏。盟军选择在诺曼底登陆(找到了德军的鸡蛋处),盟军必须使出一切诱敌的动作,促使德军坚定地相信盟军会在多佛海峡登陆。而且这诱敌之戏必须演得逼真,而且还要有多种方法(即“多方”)。

  盟军是这样诱敌的。

  首先,在多佛尔等地区大布疑阵,把英国电影制片公司的布景导演都请来了,用拍电影时用的布景道具制成一大批登陆舰艇。用充气橡胶做成成旅的坦克,用帆布、铁皮制成弹药库。什么医院、兵营、食堂、厕所、飞机场、炼油厂、假人、假无线电通讯等等一应俱全,威武雄壮,从飞机上看,比真的还真。以此蒙骗德军侦察飞机,造成盟军要在多佛尔登陆的宏大气势。这还够,还只有一种假象欺骗,万一出了纰漏就前功尽弃。所以还第二招,假舰艇停在海上还不行,还要动起来,演习如何登陆,以这些假象,完全虚构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美军“第一集团军”。就连巴顿是总司令都要到位。有这些还不够,所谓多方以误之,还要在蒙骗空中德国侦察机的同时,继续造成假象以误导其他间谍,于是在地面上配有真实的军事活动。盟军不断用飞机轰炸加来地区港口,以表示将要全力在此登陆,当然,诺曼底也不会不炸,但也不能大炸,于是就用漫不经心的例行轰炸,使德军以为重心在多佛尔海峡。假如对诺曼底一点不炸,就可能引起德国的怀疑,因为德军情报部门参谋总部及司令部也不是傻瓜。这一系列假动作终于造成了真实的假象,促使德军认为盟军要在多佛尔海峡登陆,而用重兵把守(把石头放在多佛尔),自然,诺曼底就成了德军的鸡蛋,只有区区三个师防守。并且盟军还使德军认为盟军至早要在1944年7月下旬才会登陆。

  戏都演到这个程度了,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作出决定:1944年5月5日至6日登陆诺曼底。盟军的石头是这样的:一万一千架飞机掩护,七千艘舰艇出发,登陆部队达287.6万人。这个石头之大之厚之强,去砸德军三个师,焉能不胜乎?这就是军事,这就是兵法,这就是最有名的诺曼底登陆。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先生的“千章万句不出多方以误之”是多么深刻正确,他若知道诺曼底登陆不知会发出什么感叹。兵以诈立,应该是一点不假。学军事的人如不学好诱敌这一篇,就绝对不会及格,还要死人。

  我们今天读起来写起来是很容易的了,像喝烂米汤(湖南话)一样,若是在当时,又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天才的火花还真不行。

  关于诱敌,还有更好笑的戏剧性的真人真事,限于篇幅,只能简谈。

  诱敌最关键之处是要让敌人信以为真,不被识破,否则就是自割脖子了,自宫了。要使敌人信以为真就必须不断地花样翻新。二战中,盟军还演出了一出诱敌之绝妙好戏,演得比真的还像,这就是二战中欧洲战场上英国情报机构人员演的“肉馅计划”,让希特勒中了圈套。

  简单说来是这样“二战中盟军西西里登陆用了诱敌之术,用得神出鬼没。当时德军用主力部队守卫西西里(石头之所在),1943年盟军向北非进军,并决定攻打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可是敌人的主力部队就在那里,那从逻辑上就是如何促使敌人把主力分散或调走,接下来的逻辑就是要让德国希特勒相信盟军不会攻打西西里,而是别的什么地方,从而分兵,把他的大石头变为小石头,最后变为鸡蛋。希特勒也不是傻瓜,这诱敌之戏怎么演?又不能直接告诉希特勒,那时也没有什么“群英会蒋干中计”。最后英国情报机构借一具尸体来完成这个任务。当时负责此“肉馅计划”的英军少校乔蒙德利仔细研究讨论决定借一具尸体来完成这个任务。找到一具尸体,让尸体扮成一名盟军参谋部的军官(用了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威廉.马丁代理少校的身份)因飞机事故而死在德国防守的西班牙海岸。参谋军官身上携带了特制的高层文件,文件真真假假,其中一份有透露盟军要攻克某个地方,而不是西西里,致使德军明明收到了关于西西里的信息,而硬以为盟军在搞骗术。(这个“肉馅计划”只有讲细节才会有乐趣,这里只能是用来说明“多方以误之”,而不是故事本身)。

  最后希特勒中计了,明明在西西里有一大军把守(石头是也),他在盟军诱敌计之下,发出这样一个指令:“我要求所有与地中海防御有关的德国指挥机关迅速行动起来并密切合作”,“对撒丁岛和伯罗奔尼撒采取的措施要先于一切。”别小看统帅的这十几个字,它造成22.7万人毙伤俘。统帅真不是好当的。国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其实“一将出错更是万骨枯”。

  希特勒的指令一发出,陆军元帅隆美尔被派到雅典去组织一个新的集团军,国家元首党卫军旅被调到撒丁岛,同时又从驻法德军中抽出一个轻装甲师,乘160节火车,轰轰隆隆奔向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并且还从俄国前线调兵等。接下来,德军元帅威廉.凯泰尔竟要求所属部队增援撒丁岛。当隆美尔按希特勒的指令,把他的大本营搬到希腊时,可怜的西西里只有孤军了(由石头变鸡蛋了,或者说德军的石头碎了)。于是,1943年7月9日早晨,盟军突然在西西里大举登陆,第二天就控制了阵地。西西里的守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可怜了22.7万人。

  事后隆美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当盟军准备进攻西西里时,德国的防御完全被引入了歧途——而这都是由于西班牙海岸发现了外交信使浮尸的结果。”(写此文时,正好网上有共军获美军水下什么无人潜航器之事,笔者突发奇想,若是这无人潜航器里面有点什么诈术,共军可就惨了。当然,现在我们不知道)。


四,所有的军事秘密大都与诈术(诱敌)有关。

  所有的诈术都要促使敌人自毁石头,自露鸡蛋。或使敌方错误判断不知对方哪里是石头哪里是鸡蛋。诈术就是这么一回事。

  当然,要用现代军事术语来表达,词语就文雅深奥得多了,多得无法表达出来。

  美军的诱敌之术:写在Joint Publication 3-13.4里面,密密麻麻写了十九页,把古往今来的诱敌之法,之经验、教训、艺术、方法等等换成军事科学术语。每个字的后面,内容无穷。现择几处要紧简单勾划。首先,诱敌之目的是要通过作为或不行为,通过各种手段诱使敌方作出错误判断(即搞不清我方的石头在哪里,鸡蛋在哪里,甚至明白摸着了石头,看到了鸡蛋也起疑惑,不相信,太妙了)。诱军之术有六项原则必须遵守。

  第一,集中兵力诱敌;
  第二,目标极其明确;
  第三,由中枢机构计划和控制;
  第四,绝对保密;
  第五,精密策划;
  第六,整合一切资源和信息。

  至于方式方法,那就是千变万化,花样百出。

  唐太宗说,千章万句不出一句,多方以误之。现代有了原子弹、导弹拦截,有了电子技术,无人侦察机这些武器通讯大大革新了战争的面貌,以致我们不得不怀疑过去的那些诱敌之术还管用吗?坦白地说,99.99%都不管用了。这就是学军事读兵法的难处。学了不管用,但不学,也不行。笔者也苦苦挣扎了多年。读那么多的兵书,又不管用,不是浪费人生吗?所以多年来只是想读又不全心全意地读,毕竟人生还有其他它的书要读,直到最近几年我从美军参谋学院毕业(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不得不读军事的书籍才用心学了点。又直到有一次读到中国人明末揭喧的《兵经百言》中这几句话才明白。学古人的兵法(现代人的军事科学和艺术)并不是立刻就能统兵打仗(现代的打仗和曹操诸葛亮时代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和二战、越战都不一样了),但是不读兵法就更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认同孙子的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揭喧的那句话写在《兵经百言》开头:“据兵之先,唯机与势。能识测而后争乃善。可不精读兵言以,造于巧乎?”此意是说,据兵要先识测,要识测,怎么可以不熟读兵书呢?只有熟读以后,才有可能熟能生巧。这和弹钢琴写字是同一个原理。所以只管读,至于能不能用上,那已经不重要了。因此,本人愿意把所读兵书之心得写成简单明白的散文,叫做兵法散文谈。一方面娱乐自己,纸上先谈兵,借以不断熟悉精进;另一方面读者若能读出点味道来,那就更有趣了,互相砥砺是也。


2016.12.22